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温州新闻客户端|“青”心为他,战“疫”有我

时间:2022-04-06作者:吴意达 王瑶来源: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浙江多地疫情反扑,各地区按照“七大机制”和“五快循环”的要求快速响应、高效组织,迅速开展各项工作。其中,不少青年志愿者参与到战“疫”第一线,担负起了时代赋予的责任。来自温州理工学院20级机械工程专业的俞江涛,便是其中的一位。


微信图片_20220406162346.jpg


  请战防疫,担负使命。临近年关,余杭地区的疫情形式却更显严峻,但那时已有不少工作人员返乡过年,无法在岗位上开展防疫工作。这时,俞江涛毅然决然地选择加入当地一个防疫临时党支部,主动配合隔离管控需要,在隔离点所在酒店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承担起防疫消杀、物资协同、后勤保障等相关工作。“最苦的就是开头那几天,因为人手不足,原本两三个人干的活全部一个人干;隔离人员抵达的时间也不固定,有时候半夜三四点抵达,我们也要立马穿戴好厚重复杂的防护服,把前来隔离的居民一步步安顿好,做好全面的检查和消杀工作才能回去睡觉。”回忆起在酒店隔离区工作的这段历经,俞江涛如是说。就这样,俞江涛每天平均工作17个小时,消杀十一层楼126个房间,负责50个房间的三餐送饭。

  全家上阵,共守平安。俞江涛的父母也是防疫志愿者,一直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冲锋陷阵”,每天为各个社区配送生活物资。俞江涛一家更是多次被评选为富阳区“最佳志愿者”,他们在各自的志愿岗位上默默奉献。出于防控安全的考虑,俞江涛与父母只能隔着酒店的玻璃门远远地打个招呼。此时,思念就有了形状,是劳累了一天后深夜里的一个温暖电话,和透过玻璃门的一个安抚的眼神。在阖家欢乐、万家灯火的除夕夜,他们没有丰盛的年夜饭、没有团圆的欢乐氛围,但他们却为其他人的平安年“保驾护航”。

  了看书生,书志佳名。“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不只是俞江涛,校园里还有许多像他一样敢于担当、敢于作为、不怕苦不畏难的青年,他们都积极投入各项志愿活动。正是有充满朝气、乐于奉献的青年人的存在,正是有他们这样愿意在必要时刻竭尽所能的精神,病毒阴霾才能一次次被驱散,艰苦战“疫”才能够继续向前推进。

  让志愿者精神在校园里生根开花,让志愿行为在社会贡献力量。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在校园里、在用绚丽的青春践行青年担当,用无悔的奋斗涂抹人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