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思想,学术研究无止境|我院成功举办2024年第二期学术沙龙
时间:2025-04-19作者:综合科来源:【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
为了推进落实学校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贯彻培养我院学生的学术创新精神、在拓展学术视野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学习更多的学术理论和方法。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于5月22日下午在滨海校区教学楼2-B-110举行第二期“智汇理工”学术沙龙。
首先,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乐英高博士分享了其研究课题“智能计算方法与应用”。他的研究专注于群智能优化算法,这种算法从生物群体的协作、搜索和学习能力中汲取灵感,致力于解决各种优化问题。乐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的35篇SCI论文,以及指导物联网本科生发表的两篇SCI三区论文,都充分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
刘建博士针对工业生产中的焊接过程和烟气脱硫过程的数据驱动控制算法研究进行了汇报。首先介绍了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在GTAW焊接过程中的应用,阐述了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验证了其有效性。此外,探讨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在烟气脱硫(WFGD)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控制策略,并展示了研究结果。
李昆博士作了题为“复杂体系数据的重叠峰的滤波、峰检测与增强方法研究”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复杂体系数据处理中面临的挑战:缺少缺乏先验信息、本身成分之间还存在互相干扰。然后针对重叠峰的滤波、峰检测与增强问题,介绍了自己博士期间的相关工作。最后分享了下一步对其的研究计划等。
病虫害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问题。欧阳辰博士本次演讲介绍一种包含移动机器人与神经网络检测器的西红柿智能监测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发现西红柿的病虫害。作为拓展,对西红柿生长状态的监测方法也做了一些探讨。
最后周永强教授作总结报告,他强调积累研究的重要性,并且结合自身经验在基金申报,课题选择方面对同学们进行谆谆教诲,鼓励同学们多多参与学术研究活动,学习更多专业知识,追求更高的钻研精神。要开拓思路、多措并举加大成果转化力度,不断加强探索研究,延伸成果转化路径平台,把优秀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