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

科研动态

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学术沙龙

时间:2025-04-19作者:综合科来源:【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

讲座题目: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学术沙龙

主讲人:杨锐、张品杨、王天然、孙卓亚、李昆

讲座时间:2024年3月27日(周三)13:30--16:30

讲座地点:茶山行政楼229会议室
内容提要:“智”汇理工学术沙龙旨在促进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内各个学科研究领域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激发新的研究灵感和合作机会。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基石。

个人简介:

  杨锐,男,温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毕业于韩国忠北大学械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流动电解池系统优化及电催化材料开发。


  张品杨,男,温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①旋转机械的振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②风力发电机的故障分析与故障诊断 ③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故障诊断方法④上述研究中的信号处理和特征提取算法。


      王天然,男,现为温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2014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2018年获中南大学硕士学位,2023年获国防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博士期间,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微纳器件制备及生化检测应用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毕业后曾以访问人员身份在西湖大学工学院学习,在师恩政团队开展单壁碳纳米管阵列定向组装研究。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仿生嗅觉系统、晶圆级碳纳米管制造工艺等。


  孙卓亚,男,温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毕业于韩国韩国汉阳大学,博士学历。研究方向:基于新能源方向的电力变换和智能微电网等。


李昆,男,温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2023年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方向:智能信号处理相关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