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本专业紧密对接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深度融合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技术,聚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智能电控与车联网技术”等核心领域,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卓越工程实践能力和突出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动力电池技术、电力驱动技术、车辆电控技术、智能网联技术及相关的机-电-热-材料-化学-智能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知识体系,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工程素养与国际视野的培育,以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快速迭代与升级的需求。
本专业依托浙南地区先进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实验室,如温州市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以及深度合作的行业知名企业,如正泰汽车科技、合兴汽车电子、卓人汽车电控、百度Apollo、优华劳斯汽车设计、MWORKS、世冠科技、易飒智能科技等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构建了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在校期间,学生有机会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自动驾驶仿真赛”“中国青年汽车研发仿真建模大赛”等多项国家级重要赛事。通过参与这些学科竞赛,学生团队不仅荣获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等荣誉,更在竞技中深化专业理解,显著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学校积极与上述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深入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参与实际研发项目或生产工艺流程,授权专利发明和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有效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持续输送高质量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类通识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图学、计算机辅助绘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工程热力学等),以及新能源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技术、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设计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新能源汽车(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如三电系统)研发、智能驾驶技术开发、测试验证、生产制造及技术服务等相关领域的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研发、测试验证、生产管理以及技术应用与服务等关键岗位工作。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